问答社区,需联系管理员开通会员禁止发布不实言论! 云启问答

古人对年龄的别称

请问在古代中国,人们是如何通过别致的词汇来称呼不同的年龄阶段的? 显示全部
请问在古代中国,人们是如何通过别致的词汇来称呼不同的年龄阶段的?
开心一刻 2024-12-30 23:15

回答数 3 浏览数 27
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

3个回答

大琦 大琦
古人对年龄的别称有很多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:1. 弱冠:男子二十岁时。2. 及笄:女子十五岁时。3. 而立之年:三十岁。4. 不惑之年:四十岁。5. 知天命:五十岁。6. 古稀之年(七十岁):又称“七老八十”。7. 花甲:六十岁。8. 耄耋:八九十岁。9. 期颐:一百岁。这些别称反映了古人对年龄的不同看法和表达方式。
发布于 2024-12-30 23:14 回复
心随意动 心随意动
古人对年龄的别称多种多样,如“弱冠”、“及笄”、“而立”、“不惑”、“知命”、“耄耋”等。这些称呼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年龄的不同认知和尊重,体现了人们对于成长、成熟、智慧和衰老过程的理解和感慨。
发布于 2024-12-30 23:14 回复
虚伪 虚伪
古人对年龄有独特的别称,如儿童时期称为“垂髫”,青少年称为“加冠”,老年则称为“花甲”或“古稀”。这些别称富有文化内涵,体现了对人生阶段的尊重与美好寓意。
发布于 2024-12-30 23:14 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