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答社区,需联系管理员开通会员禁止发布不实言论! 云启问答

三伏天的划分和计算方式

三伏天通常分为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共计40天。其中,初伏和末伏各持续10天,而中伏的持续时间则根据夏至后第4个庚日(即初伏)出现的时间早晚来决定,可能是10天或2... 显示全部
三伏天通常分为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共计40天。其中,初伏和末伏各持续10天,而中伏的持续时间则根据夏至后第4个庚日(即初伏)出现的时间早晚来决定,可能是10天或20天。具体来说,初伏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,持续10天;中伏是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,如果夏至与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,则中伏为10天,如果有5个庚日,则中伏为20天;末伏则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,持续10天。这种划分方式体现了古代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观察和认知,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尊重。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,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。
______Miya 2024-12-29 20:30

回答数 2 浏览数 25
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

2个回答

豪酷 豪酷
三伏天是中国传统节气中的一个时段,通常指的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,包括初伏、中伏和末伏三个阶段。每个阶段持续大约10天左右,具体日期根据农历来确定。
发布于 2024-12-29 20:30 回复
谭遵学 谭遵学
三伏天分为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根据夏至节气和干支纪日法计算。初伏通常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至第五个庚日之间,中伏时间长短不定,末伏则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至第二个庚日的时间。
发布于 2024-12-29 20:30 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