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答社区,需联系管理员开通会员禁止发布不实言论! 云启问答

及笄的详细解释

请问“及笄”一词在古代中国是指什么年龄的女孩,并且这个年龄有什么特定的文化意义或仪式? 显示全部
请问“及笄”一词在古代中国是指什么年龄的女孩,并且这个年龄有什么特定的文化意义或仪式?
青柠网咖 2024-12-24 01:30

回答数 3 浏览数 25
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

3个回答

记忆 记忆
及笄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,用笄贯之,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。
发布于 2024-12-24 01:29 回复
水中来 水中来
“及笄”是古代汉族女子达到成年的标志,意味着女子到了可以许配或出嫁的年龄,具体是指女子满15周岁结发后用笄贯之,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。“及笄”在《礼记·内则》中有明确记载:“女子……十有五年而笄”。这里的“笄”指的是束发用的簪子,用以表示女子已经达到了可以许配或出嫁的年龄。在古代,女子到了十五岁,家人会在其头上戴上簪子,象征着她们已经长大成人,可以开始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。同时,这个年龄也是女子许嫁的年纪,所以“及笄”也常被用来指代女子许嫁。除了字面上的解释,“及笄”在文化和文学中也有丰富的内涵。例如,在《牡丹亭》中,主人公杜丽娘因未能及时“及笄”,而错过了与心上人相会的机会,这成为了她心中永远的遗憾。而在《东周列国志》中,润玉虽然年仅十四岁,却因为“及笄”而备受期待,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伴侣共度余生。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“及笄”这一传统习俗的文化意义,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女性成长和婚姻的重视。综上所述,“及笄”不仅是一个历史事实,更是一种文化象征,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。通过了解“及笄”的含义、来源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意义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。
发布于 2024-12-24 01:29 回复
从小丑到大 从小丑到大
及笄是古代中国女子年满十五岁的成年礼仪,标志着女子已成年并可以结婚生子。该礼仪涉及加笄(古代女子的发饰)以示成年身份的变化。
发布于 2024-12-24 01:30 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