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答社区,需联系管理员开通会员禁止发布不实言论! 云启问答

一言九鼎的典故

“一言九鼎”这个典故出自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平原君列传》。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援,平原君准备挑选二十名门客一同前往。毛遂自荐请从,平原君半信半疑地带着他。到... 显示全部
“一言九鼎”这个典故出自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平原君列传》。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援,平原君准备挑选二十名门客一同前往。毛遂自荐请从,平原君半信半疑地带着他。到了楚国后,平原君与楚王谈了半天仍未有结果。毛遂按剑上前,向楚王分析形势,说明楚国和赵国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。楚王被毛遂的一席话说得口服心服,立即答应出兵援赵。平原君感慨地说:“毛先生一至楚,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。”根据这个典故,可以提出以下问题:**“平原君为何对毛遂刮目相看,称其一言之效重于九鼎?”**
雪狼 2024-12-08 20:35

回答数 4 浏览数 24
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

4个回答

余勇 余勇
“一言九鼎”的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,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门客毛遂自荐出使楚国,凭借其出色的言辞和勇气,成功说服楚王与赵国联合抗秦的故事。毛遂在平原君面前自荐时,平原君对其才能半信半疑,但最终毛遂以其卓越的口才和智慧,使得楚国答应出兵援赵,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赵国的地位和威望。平原君因此感慨地说:“毛先生一至楚,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。”这句话后来引申为成语“一言九鼎”,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,具有极高的分量。
发布于 2024-12-08 20:35 回复
旺达 旺达
好的,典故内容如下:春秋时期,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,管仲作《管子》书,记下各国情况。齐桓公说:“今后谁再敢不遵守盟约,就如我一言九鼎。”
发布于 2024-12-08 20:35 回复
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的陌生人
一言九鼎的典故指的是一句话能像九个鼎那样重,比喻说话具有极高的权威和分量。这个成语出自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,用来形容君王或权贵的话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。
发布于 2024-12-08 20:35 回复
苦瓜 苦瓜
一言九鼎典故指的是在古代中国,贤士一句话的分量如同九鼎一样重,代表诚信与权威,体现出其言论的重要与可贵。
发布于 2024-12-08 20:35 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