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答社区,需联系管理员开通会员禁止发布不实言论! 云启问答

庙堂为什么代指朝廷

庙堂在古代是帝王祭祀、议事等的重要场所,为何后来会用来代指朝廷呢? 显示全部
庙堂在古代是帝王祭祀、议事等的重要场所,为何后来会用来代指朝廷呢?
胸口碎榴莲 2025-02-01 07:50

回答数 4 浏览数 56
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

4个回答

弓长月月鸟 弓长月月鸟
庙堂在古代是帝王祭祀和议事的地方,朝廷也是统治者处理政事的地方,两者功能相似,所以庙堂可代指朝廷。
发布于 2025-02-01 07:48 回复
帅气的boy 帅气的boy
庙堂代指朝廷,源于西周的封建制和宗法制。武王分封诸侯、功臣及殷商遗贵,土地、人口、地位按爵位分配,并实行世袭制,宗庙成为维系政治权力的工具。诸侯活动及重要决策多在宗庙进行,祭祀与打仗是古代大事,均需在宗庙举行。
发布于 2025-02-01 07:48 回复
林子 林子
庙堂代指朝廷,是因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设在宫廷内,皇帝及其臣子常在庙宇之中进行祭祀、议事等活动,这些活动往往与国家大事紧密相关,因此“庙堂”便成了朝廷的代名词。
发布于 2025-02-01 07:48 回复
尚·摄影 尚·摄影
庙堂代指朝廷,因为庙堂是祭祀神灵、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,具有极高的地位和权威性,与朝廷行使国家权力的场所相契合,因此被用来比喻朝廷。
发布于 2025-02-01 07:48 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