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答社区,需联系管理员开通会员禁止发布不实言论! 云启问答

是字的古代雅称

为什么在古代,“字”作为个人名字的雅称,常在文学作品中用以代替直接称呼姓名? 显示全部
为什么在古代,“字”作为个人名字的雅称,常在文学作品中用以代替直接称呼姓名?
东耀陶瓷 2025-01-29 19:05

回答数 4 浏览数 22
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

4个回答

谭遵学 谭遵学
是字的古代雅称,主要指的是“是”字在古代文献中的多种用法和含义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:1. 是字的基本含义:表示肯定、承认的意思,如“是”、“是也”、“是可”。在古文中,“是”字经常用来表示肯定、承认或确认某种事实或观点。例如,《论语》中有“子路问曰:‘何如斯可谓之士矣?’子曰:‘切切偲偲,怡怡如也,可谓士矣。”这里的“切切偲偲”,即表示一种温和、诚恳的态度,与“是”字的含义相近。2. 是字的引申含义:表示肯定、同意的意思,如“是”、“是也”等。在古文中,“是”字经常用来表示肯定、同意或确认某种事实或观点。例如,《左传》中有“吾闻之也,忠信以为甲胄,礼义以为干橹。”这里的“吾闻之也”,即表示一种传闻或听说,其中“之”字可以指代“是”。3. 是字的比喻含义:表示肯定、认同的意思,如“是”、“是也”等。在古文中,“是”字经常用来表示肯定、认同或确认某种事实或观点。例如,《庄子·逍遥游》中有“是亦彼也,彼亦是也。”这里的“是亦彼也”,即表示一种相似或相同的关系,其中“是”字可以指代“彼”。4. 是字的疑问含义:表示询问、求证的意思,如“是何”、“是乎”等。在古文中,“是”字经常用来表示询问、求证或确认某种事实或观点。例如,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中有“孟子曰:‘予未得见也,而闻汝亲炙于邹君。’则夫子过孟氏之庙,有碑焉。”这里的“则夫子过孟氏之庙”,即表示一种推测或猜测,其中“则”字可以指代“是”。总的来说,是字在古代文献中的多种用法和含义,体现了古人对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。这些用法和含义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,也为我们今天的语言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。
发布于 2025-01-29 19:04 回复
笨蛋 笨蛋
\"是\"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雅称,如“是”、“斯”、“此”等。它通常用作动词、副词或连词,用于表示肯定、确认或指示。
发布于 2025-01-29 19:04 回复
子明 子明
是,古称为“实”。意为真实,实在,符合事实或情理。也常用于表示肯定或确认之意。
发布于 2025-01-29 19:04 回复
吴彦辰 吴彦辰
在古代,"是"字雅称为"实",象征真实、肯定。常用于古代文献,传达确切之意,表达严谨之态。
发布于 2025-01-29 19:04 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