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答社区,需联系管理员开通会员禁止发布不实言论! 云启问答

红杏出墙的起源与历史

“红杏出墙”一词起源于宋代,其起源与历史如下:1.**起源**-最早出自宋代话本《西山一窟鬼》。其中形容女子有“如捻青梅窥少俊,似骑红杏出墙头”。... 显示全部
“红杏出墙”一词起源于宋代,其起源与历史如下:1. **起源** - 最早出自宋代话本《西山一窟鬼》。其中形容女子有“如捻青梅窥少俊,似骑红杏出墙头”。 - 真正让“红杏出墙”成为固定成语的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《游园不值》,诗中“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”一句,原本是形容春天的气息和情趣盎然,但后来逐渐被引申为妻子出轨的含蓄指代。2. **历史演变** - 元代以后,“红杏出墙”的说法和用法越来越明确,如元代白朴根据此话本写成著名杂剧《墙头马上》。 - 到了近代,鸳鸯蝴蝶派的刘云若还写了名作《红杏出墙记》,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。
幸运星 2025-01-27 12:20

回答数 3 浏览数 64
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

3个回答

小藝 小藝
“红杏出墙”这一成语,最早见于宋代叶绍翁的《游小园不值》,诗中描述“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。”表达了春天的美景无法阻挡,而一枝红杏却意外地探出头来。这个典故后来被广泛引用,不仅用来形容女子出轨,也暗指事情有其原因。它象征着突破传统束缚的勇气和对自由的向往。关于“红杏出墙”的起源,最早的文献记录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。在叶绍翁的《游小园不值》中,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,更通过“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”的比喻,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无法完全被约束的感慨。这里的“红杏出墙”并非直接指女子出轨,而是借喻一种超越常规、追求自由的精神。到了元代,白朴根据叶绍翁的话本创作了同名杂剧《墙头马上》,进一步丰富了这个成语的内涵。到了近代,鸳鸯蝴蝶派的刘若云还写了《红杏出墙记》,使得“红杏出墙”成为固定用法,通常用来含蓄地指代出轨或某种突破传统的行为。综上所述,“红杏出墙”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非常丰富,它不仅仅是一个形容出轨的成语,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由与突破的一种象征。
发布于 2025-01-27 12:19 回复
A···Loli A···Loli
红杏出墙源自中国古代诗句,寓意外遇或女人出轨。这一说法有悠久的历史,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。随时代发展,其含义和用法也有所演变。详细起源与历史可查阅相关文献。
发布于 2025-01-27 12:19 回复
DerRitter DerRitter
红杏出墙源自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,象征着女性的不忠或不贞。历史上这一说法多用于文学作品中,用来描绘女性的越轨行为或情感出轨。
发布于 2025-01-27 12:19 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