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答社区,需联系管理员开通会员禁止发布不实言论! 云启问答

饔飧不继的典故

“饔飧不继”的典故出自哪里,其背后有哪些故事?这个典故源自明末清初朱用纯的《朱子治家格言》,意指吃了上顿没有下顿,形容生活十分穷困。 显示全部
“饔飧不继”的典故出自哪里,其背后有哪些故事?这个典故源自明末清初朱用纯的《朱子治家格言》,意指吃了上顿没有下顿,形容生活十分穷困。
100031900 2025-01-04 06:26

回答数 5 浏览数 22
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

5个回答

who who
“饔飧不继”出自《朱子治家格言》,意为吃了上顿没有下顿,形容生活十分穷困。
发布于 2025-01-04 06:25 回复
天天快乐 天天快乐
好的,典故是:春秋时期,晋平公问子产:“我年老,不能执政,想传位给儿子们,你们谁最贤能?”子产答:“只有师旷最贤。”晋平公说:“他为人刚强、好批评人,怎么能做国君呢?”子产说:“他为人温和,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,所以能为国君。”晋平公又问:“那么您呢?”子产说:“我每天早晚吃粥,但生活不继。”
发布于 2025-01-04 06:25 回复
树上水果好多种 树上水果好多种
“饔飧不继”源自《左传·僖公二十年》,意指连一日三餐的饭食都难以维持,比喻生活极其贫困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或家庭因经济困难而无法正常饮食。
发布于 2025-01-04 06:25 回复
奈何丶 奈何丶
饔飧不继指饭食不足够维持生活。出自唐·郏亶《墨池记》:“而屯田郎子耕于东野,往往饔飧不继。”意指农夫耕田,往往无法继续正常吃饭生活困顿之情况。
发布于 2025-01-04 06:26 回复
随风 随风
饔飧不继指的是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导致无法按时进食的困境。典故为古代因战乱、贫困等导致的百姓生活困难时期,常有百姓因饥饿而形容饔飧不继。
发布于 2025-01-04 06:26 回复